中衛市海原縣西安鎮白吉村,曾是一個基礎設施老舊、人居環境較差、集體經濟薄弱、村民收入較低的偏遠小山村。自治區黨委金融辦、金融工委作為白吉村定點幫扶單位,高度重視白吉村駐村幫扶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始終將其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抓實抓細、抓出成效。特別是2022年以來,自治區黨委金融辦、金融工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和考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一改過去僅僅捐款捐物的“一次性”幫扶方式,聚焦白吉村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精心謀劃打造了“黨建引領+資源整合+產業賦能”的“可持續”幫扶創新實踐,探索出一條以黨建引領為基石、金融幫扶為特色、產業振興為核心、農民增收為根本的可持續性幫扶助力鄉村振興有效路徑。
黨建引領,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自治區黨委金融辦、金融工委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2022年以來持續選派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黨員干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謀劃、分管領導直接負責、機關支部主動協調、駐村黨員一線攻堅的黨建引領促鄉村振興工作體系,將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讓黨員干部成為鄉村振興的“先鋒隊”和“排頭兵”,確保幫扶工作方向明、措施實、效果好,切實為白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善和產業發展、村民增收等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整合資源,彰顯產業振興“新氣象”
自治區黨委金融辦、金融工委立足白吉村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確定以蕎麥種植為基礎,推動建設以“蕎麥產業+農村電商”為主導的白吉村“一村一品”產業體系,發布“花香白吉”產品品牌,助力白吉村走上產加銷貫通、農文旅融合的現代鄉村產業可持續發展道路。2022年以來,自治區黨委金融辦、金融工委通過多方協調,籌措資金幫助白吉村建成綠色農產品加工廠,可年產蕎麥產品400噸、小雜糧包裝產品300噸以上,產值可達500萬元以上,同時直接帶動秋雜糧種植1.5萬畝左右,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的跨越式發展。
產業賦能,拓展強村富民“新路徑”
自治區黨委金融辦、金融工委結合白吉村實際,構建了“黨支部+共富公司+農戶”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通過搭建“線上+線下”立體銷售體系,推動村民增產增收。線上,充分利用電商平臺、官方店鋪和助農網站,孵化本土“新農人”團隊,通過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開展直播帶貨100余場;線下,參加各類農產品展銷會和集市活動,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同時積極聯系對接金融機構,宣傳和推廣“花香白吉”品牌產品,拓寬產品銷售渠道。白吉村綠色農產品加工廠自2025年1月投產運營以來實現銷售收入26萬余元,村集體經濟持續壯大,正在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路徑。
白吉村的發展變化,是高質量黨建引領金融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下一步,自治區黨委金融辦、金融工委將充分利用金融優勢資源,在產業支持、金融扶持和農產品品牌打造方面對白吉村進行全方位的精準幫扶,持續延伸產業鏈條,打造產業閉環,為村民創造更多就業增收致富機會,為白吉村鄉村振興注入持久活力。(寧夏新聞網記者 閆文麗 圖片由自治區黨委金融辦提供)